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承留一中规范化学校创建交流材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249  更新时间:2011/11/29 8:54:39  文章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承留一中规范化学校创建交流材料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三名”工程为依托,提高工作执行力, 创新学校管理,深化新课程改革。本学年围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大气校园,积极进行规范化示范性学校创建。

一、示范性学校创建的亮点及成效

1、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规范化学校创建奠定基础。

 承留镇一中是一所4轨寄宿制初级中学,七年级五轨。13个教学班,学生543人,教职工49人。现占地:6.12m2,建筑面积:16500 m2。为推进示范性学校创建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年来我校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在政府投资2500余万元改扩建学校的基础上,我校又争取资金500万元完善基础建设。今天的校园,布局规整,绿树成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美温馨的现代化学习环境。学校以“文化浸润,内涵发展;固本求新,科学发展”为办学策略,以 “承德于行,留智于艺”为校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提高执行力,加强过程管理。

我校修订完善了《承留一中常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承留一中教师千分量化考核方案》、《承留一中特色亮点工作创建实施细则》,从不同角度对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细化、量化、标化管理,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可靠保证。

完善教师考评,推进绩效工资改革。

本学年我校从管理和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完善目标量化考核制度、教育教学考核办法和评价改革方案,推行教职工绩效工资制,修订了《承留一中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为共同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3、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本学年,我校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探索开发校本课程。

(一)阳光体育、第二课堂、少年宫三结合,学生多元发展课程化。

学校抢抓机遇,借助创建文明城市争取资金50余万元充实内部设施,从而有条件组建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棋艺组、书法班、绘画班、舞蹈队、合唱队等,每周“早训和活动课”结合,开展活动,使其常态化。未归“组或队”的学生,有组织地开展网络阅读,图书借阅,预习,资料查阅或其他体育项目科技体验活动等,确保学生全员参与,期末展示活动成果,以奖代补。

(二)三“jing”创建,行为习惯课程化。

三“jing”指“净、静、竞”,涵盖卫生、纪律、学习三大方面,实乃人之良好生存习惯培养。全体教师分担承担一个“科目”,训练某班学生,直至班级单项训练内容达标。科目如:走路行道靠右行;入教学区安静;卫生打扫如拖洗走廊的方法、效率、标准;就餐禁语;入室或买餐自觉排队;垃圾桶正确使用与保洁;如何开关门窗;不浪费粮食;正确洗手;就寝要求与若干问题。学校验收达标科目,将演练过程予以拍摄,并进行配音制作,编辑为校本课程。将学生不良“习惯”“科目”化,科目训练化,训练至达标,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训练,纠正成标准,形成学生“习惯”教育校本课程,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评选“三jing”创建先进班集体,予以奖励。

(三)校园文化课程化

一年来我校投入资金20余万元将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付诸行动。学校围绕既定思路逐步学习、宣传、建设学校文化。如:学校休闲区两颗以“韵”“育”命名的灵璧石玉石分别布置在东西两侧,静动呼应、红绿相衬、灵韵暗藏。 校门口 “承德于行,留智于艺”的校训,将“承留”二字镶嵌其中,表示学校对传统文化古今技艺的传承,让道德之美、智慧之光处处绽放。大门内侧东、西广场分别铺装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图案,寓意师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教学楼上方的校徽,寓意全体教职工用双手托举起学生的明天,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同时寄寓学生将来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人类的未来。教学楼前六个宣传版面其中有《晨起自勉文》《夜幕省思文》,潜化学生自省教育。学校东西两侧甬路栽种合欢树,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寄寓学校朝气蓬勃、师生和谐;学校道路两侧设计的路灯均采用新型风光电能源,四十余盏太阳能路灯造型优美,同时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启迪学生探究科学。教学楼中布置《劝学》、《少年中国说》和《诫子书》等喷绘内容,三层连廊,一楼“德行大道”柱子上文化内容为《弟子规》、《二十四孝》和《道德经》,二楼“星光大道”,柱子上文化内容是优秀师生的“星照星语”,三楼“智艺大道”,柱上内容为古今中外名人和名校。覆盖教学区的还有文明礼仪、安全教育、节约能源等提示语,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来熏陶激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烂熟于心,进而内化在行动上。“执着园”中执着石绿化配伍松、竹、梅,树中君子和“执着石”的寓意相互映衬,寄寓学校师生对教育事业和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远航园”中远航石绿化配伍楸树、橡树、桂花等长势缓的树中上品,寄寓师生要摒除浮躁,宁静致远誓做栋梁之意,不可急功近利。生活区院子里即将建设孔子讲学群雕,黄帝内经群雕(目前尚未建成),寓意是学校教育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又要对学生有身心健康成长的潜化教育,通向餐厅的道路上有三个图案,河图、洛书及伏羲先后天八卦和阴阳鱼,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生活区绿化树种丰富,有竹子,白玉兰、广玉兰、石楠、栾树、山楂树、银杏、松树、桃树、红叶李、女贞和其他灌木等,绿化面积近1500平米,树木的景致和药用价值相结合,以期使学生受到潜在的影响。学校西边有一钢制天桥和学校运动场相连,天桥坚固且不失美观,天桥两侧悬挂“承传”“拓新”“追求”“卓越”八个代表学校精神的大字。

学校广播系统每日一歌,学校网站定期更新,传统活动常年坚持,如编印《感动中国》,举办春冬运动会,4月师生远足,元旦文艺演出,暑假篮球夜市,每年励志报告会,每届毕业生座谈会,每月第三周周三播放电影等。学校重视国旗下讲话、学校例会的思想引领,通过宣讲把学校隐形的和显性的文化联结起来,把理念和实践联结起来,把人心凝集起来,把正气树起来,把学校远景目标提升到全体师生的共同信仰上来,凝练出属于自己学校的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这种学校精神和文化力一旦孕育成熟,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它将形成学校的性格,代表学校的气质,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想办法使墙壁、地面、植物都会“说话”,还要运用视听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大气场”、“大染缸”,以期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

4、实施新课改革,着力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我校课改的核心理念是“立足师生终身发展,打造自主高校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习惯,终身发展的能力。”

06年以来学校课改工作常抓不懈,初步形成“充分预习、交流展示、点评升华、当堂检测”四步教学模式。在深入课改的基础上09年我校改传统教案为“导学案”,4月份济源市教学改革“教学案”研讨交流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10年春我校聘请了省课改专家王红顺教授来我校指导课改工作。

10年我校对课改工作进行反思和分析,及时调整了教学改革思路并实施。调整四步教学理念框架为:充分预习互动展示点拨提升训练达标。调整备课环节:初备,共备,再备,课后反思,也叫课后备。强调课堂控制好三个过程:抓两头(预习和测练)控中间(展示)。预习、过关强化落实

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我校又提出:

1、统一思想,坚定信念。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网络、外出、教研等),使我校教师教育行为中以打造高效课堂为载体,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力为目标,以教学质量为保障,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

2.科学探究,分步实施。研讨出问题,问题课题化,课题责任化,此过程将伴随课改整个过程。教务处把问题整理分解,组织教学组或个人分步研讨实践,结合课堂实例“动静”呈现。问题如:⑴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符合本学科自身教学特点的学习习惯。其中要先解决教师本学科自身教学特征的科学有效性如何,才能涉及到“⑴”的话语权。⑵小组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小组的组建;过程中的流动管理;组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组长履职服务中教师行为促成组长更优秀等。⑶初中阶段“圆桌”型课堂从何时开始,九年级是否需要回归“秧田”型课堂形式。⑷七年级入校时要培养其适应新课堂的哪些学习习惯。⑸在“四环节”课程理念下,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变式”分别是什么?⑹怎样才能使预习更充分(备课任务提出及预习查阅所需工具等)。⑺如何使课堂上学生展示不集中在“积极”生身上,又能使“积极”生满足。⑻怎样做到展示既面向全体,又因人而异,且展示有效率高。(展示有效率:参与展示人多,展示内容层次清,内容优化渐进,学习效率高)。⑼是否可三定展示(三定:定组,定内容,定组间循环)。⑽教师在学生展示中的“导演作用如何体现(案例说明)。⑾双色笔批注,纠错本,白板笔使用方法等。

3、推敲“问题”,“入出”课堂。将课题化的问题放入实践,通过观议课及课程效率评价“推敲”问题,使之透明、清晰,并使教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素质。

4、归纳整理,形成经验。将“经验”归纳整理,形成制度要求,贯彻执行。教师个人、教务处系统整理,条理思路,考虑下步工作。期末评选10名课改标兵及优秀学科、年级组,予以奖励。

另外,我校还在师生中实施无人监考,旨在教育广大同学 做诚实学生,交真实答卷,近两年来,无人监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无人监考,已内化为一种基因,外化为一种习惯。

课程改革使师生的教育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诗意,使学生变得幸福快乐,使我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课改衍生出了非常宝贵的校园文化,“求实创新、和谐进取”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她就像涓涓细流,悄然无声的滋养着学校的筋骨和灵魂,产生着巨大的驱动力。

二、三名工程

我校通过打造自主高效课堂,抓实校本研修、开展网络研修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年,教师对照三年规划成长分期制定学期发展目标,学校为每个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通过动态管理和定向管理,使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多措并举开展有效研究

积极参与中心教研

开展“同课异构”

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同学科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

强化观课议课

在同课异构中针对课改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努力使观课议课活动变成“探究的平台、展示的平台、互动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抓实网络研修

我校的课改受到中学学科网的关注,我们与其取得联系并签订了协议,使我校与中学学科网实现资源共享。

2、致力于读书学习

本学年重点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系列丛书,班主任研读《魏书生班级管理漫谈》。利用周二夜自习集中学习,采用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要求每周教师至少写四页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写一篇教学案例。

3、走出去、请进来,在学习中提升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每年要支付近六万元供教师外出学习。多次聘请市教研室的领导对我校课改进行指导,今年10月份请市区部分学校老师到我校交流指导教学,与市区学校结对教研等,不同渠道的学习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同时又激发了老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4、科研氛围浓厚

我们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思想,课改中实现了“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学校科研气氛浓厚,学校有省级课题两项、市级个人课题八项。各课题组能认真制订研究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且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通过实施“三名”工程,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整体得以提升。

三、德育工作

目前做的相对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块工作:

1、今年政教处对所有的政教管理制度做了修订。初步做到了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一切工作都系统而规范。

2、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我校通过读书学习、看电影、听报告、走出去、引进来等活动,提高班主任育德能力。例如我校组织教师观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个也不能少》等,富有哲理的教育案例是老师深受启发,大大的提高了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素养,部分班主任工作理念新、方法妙、管理思想更人性化。深受学生的喜受和家长朋友们的拥戴。。

3、在学生管理方面:

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校主要通过三jing”创建和对班级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并与班主任的补助挂勾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初步达到了人人都在培养良好的养成性习惯的目标。

②感恩励志教育:我校政教处两次组织学生观看邹越的《让生命充满爱》演讲视频,并聘请北京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团薛岭教授来我校为全体师生和家长做报告。此外,我校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夜里为学生放一部反映近现代史或感恩励志方面的电影。。

③对学生进行网络规范教育:政教处印发告家长书,并对家长和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开好关于“网络、工具、玩具”的主题班会,开放学校的机房让学生文明上网。目前学生进网吧的现象少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文明节制上网,遵守网络道德。

      4、在活力校园方面:

我们倡导学生多元发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至少确保师生1小时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了学生体魄,提升了学生素质。我校参加镇、市级的文体比赛屡获嘉奖。

5、学校继续加大学校文化建设,这对于培养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内涵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离创建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承留一中必将成为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好学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