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课堂充满幸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052  更新时间:2009/9/16 16:53:15  文章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让课堂充满幸福

——承留一中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承留一中位于济源市西13公里处,是一所不断创新发展的农村学校。实施课改六年来,我们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探究并尝试了“四步”教学模式,逐步营造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幸福家园。现将我们在课改中的实践与探索给予汇报:

一、确立“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幸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课改之初,就对学校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审视。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设施落后,优秀教师频繁外调,学生严重流失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近些年尽管我校教学成绩稳中有升,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但我们明白这是靠师生加班加点,拼体力、拼时间取得的成绩。这样做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导致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累,缺乏幸福感。因此,我校在充分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确立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充分预习、交流展示、点评升华、当堂检测”。

(一)充分预习

充分预习主要包括:教师设计预习题------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预习三步。首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以问题形式设计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有一定梯度的预习题,学生根据要求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在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小组合作预习。小组合作预习的目的:在小组内通过合作、交流,以“兵教兵”的方式解决自主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交流展示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小组长主持进行课堂展示。课堂交流展示是学生思维最活跃,课堂最精彩的环节。交流展示的原则是:①自己能独立完成的组内不交流,组内能完成的班内不交流。②小组长要调控小组成员的展示机会,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③发挥合作精神,同学展示有错误的,组内其他同学可及时纠正、完善补充;小组成员在展示过程中注意和其他小组成员以提问方式形成互动。④每次展示时教师不点名,学生按照小组的分工展示预习成果。

(三)点评升华

点评是课堂的升华,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契机,学生在展示某一内容或整堂内容结束后,其他同学从语言、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补充、点评。点评的原则:①点评不需要举手,可直接站起来或走到跟前点评。②点评的语言要简练、思路要新颖、概括性要强。③出现多人同时要求点评,其他人要自觉让步,待点评完后可进行补充、优化。④课堂点评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升华、拓宽,教师占用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

(四)当堂检测

当堂学习内容利用课堂最后10分钟进行检测,以测促学。测试内容文科以口头表达或书面提写的方式检测,理科根据当堂内容教师事先设计23道检测题,检测题分为基础,拓宽两种类型,对学生分层检测,拓宽题供优等生选做。对于基础未过关的学生采用组长包干责任制,在自习课上利用“兵教兵”、“兵练兵”落实过关。

充分预习打基础,交流展示重延伸,点评升华增促进,当堂检测做反馈。这样就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旗帜下,四步课堂教学形成了“不规则的四边形”,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机动灵活,自主高效,构建了活跃互动、幸福快乐的课堂境界。

二、科学实施,深入实践

1、骨干引领,定点实验

有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设想,为稳妥进行,我校先从语、数、英骨干教师开始,在各个年级试点实验。具体做法是:教研组集体备课,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操作步骤与方法,然后组织全校各科老师观课议课,发扬优点,完善不足。一方面使课改模式更优化,另一方面让全体老师观摩学习,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2、深入实践,全面实施

在骨干教师引领下,老师们通过观课议课看到了课改的成效。于是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在全校各年级各班各学科实施。学校给老师们创设宽松的环境,让老师们可以在自己的课堂里大胆实践,并结合观课议课活动,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力争在四步模式大框架下,能结合学科特点、班级特点、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应用,以达到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理想境界。

3、课改论坛,解决问题

为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我校每周四晚上举办课改论坛,以教研组为单位,教师先在组内集体研讨,收集本学科教师课改的亮点做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主讲人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与教师交流。老师们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学生不积极展示。改革初期,课堂展示时仍出现与传统课堂一样的局面:每次只是优生展示,中等生和后进生一方面缺乏自信,一方面也不积极参与。而这样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只会出现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局面。为此,我们研讨后采取了截至目前运行良好的小组评价机制。小组组建与评价遵循的原则:1)合理分组——将学生按成绩与能力分为6-8人一组,根据学生学情、能力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2)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不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等或ABC类,将小组成员从后进生到组长依次编为18号;(3)选好小组长——各组中选成绩优秀、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任组长;(4)对预习、展示、课堂检测等环节进行量化评价,评价要科学、合理、及时;(5)课堂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让小组长记录,周汇总、月评价表彰,奖品和荣誉证书由学校提供;(6)各学科评价机制根据学情可适时修改、完善。

小组评价机制的设立,大大促进了四步教学的顺利进行,因为预习、展示、反馈每一环节都可根据学生表现进行量化。同时为了增强合作意识,使优生帮扶后进生能够落到实处,我们实行了“捆绑”评价。即组员的表现代表了整个小组,一人丢分,全组丢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老师也可以根据展示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方法:或全员参与,或抽号进行,或抢答等,以便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机会。当学生在展示中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一切都变得轻松了,因为他们不再看重得分,更愿意在展示中锻炼提高自己。

4、制订制度,保障课改

为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我们相应制定了《承留一中非住校生十遵守》、《小组评价制度》、《承留一中教师课改制度》、《承留一中教案书写要求》、《学生学习管理制度》、《承留一中家访制度》,建立了《家校联系手册》,这些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反观课改,成效初现

通过六年课改,我们构建了幸福快乐的课堂,使教师成为幸福教学的导师,学生成为快乐成长的雏鹰,更为重要的是六年课改,创造了师生相长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以及和谐学校。我幸福、我快乐、我成长,成为承留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改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学生。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学会了学习,乐于学习,个性得以张扬,素质得以提升,幸福得以体验。具体的说有以下“四最”:

最关键的是充分进行预习。因为在我们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下,第一步就是充分预习,也只有充分细致的预习,下节课的交流展示才有内容。比如我们学校语文学科组编写了“怎样用好参考书”、“怎样预习现代文”、“怎样预习古诗文”、“综合实践的注意事项”等预习纲要,数学组和英语组则提前印发预习学案进行专门的预习指导。这些工作无形中促使学生重视预习,学生们也逐渐能够认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充分搜集资料,准备展示内容,设计展示方案,做好笔记与批注,以求一鸣惊人……在做好预习的同时,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自主意识得以发展、自律能力逐渐加强、学习能力逐步提高、终身学习意识日渐形成。

最可喜的是学生变得自信。若问学生在课堂上什么时候最快乐,他一定会说:把自己的见解展示给大家时。经过课改,“静心想、高声讲、细心听、留心记”已成为我校新课堂的“表情”。农村学生有些内向,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缺乏自信,对此我校采取三个结合:既严格要求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小组互助与自我突破相结合,集体训练与单独指导相结合,甚至不惜矫枉过正,要求学生先要学会疯狂的吆喝,以此克服心理障碍。07.3班的常林强是一个极为内向、腼腆的小男孩,为锻炼让他大声发言,班主任鼓励他要树立自信,要求他每天在班级、在寝室面对大家大声训练:“相信我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老师与同学们适时的鼓励使他变得敢说、会说。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众人面前,我总是不敢说话,现在的课堂上大家都在说,都在展示,这段时间锻炼了我,我现在想说了,敢说了。”

最得意的是为小组争得荣誉。他们的小组因为团结而取得“胜利”,而老师们往往在这时觉得孩子们最动人。那煞有见地的交锋,突然顿悟的愉悦,认真执着的坚持,团结进取的斗志,不时触迸出的思想火花,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吗?八年级的李阳,小学是个老师不管、学生歧视的后进生,整天被人冷落抬不起头。升入初中后,在老师和小组同学的鼓励、帮扶、关心下,他由入学时的平均分15分的成绩进步到89分。课堂上他从积极展示中找到了自信,从探索磨砺中找到了快乐,在自我成长中愉悦了身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让学生们感到快乐,做为教师没有理由不幸福。

最成功的是培养了诚信人格目前学生有较强的自管自控能力,学生主动向学校提议:“考试虽是在检测我们知识掌握情况,但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能力、考验我们的诚信,老师能不能不监考?”经师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实行无人监考。现在的单元检测和月考,学生自己组织诚信宣誓、签名,考试时每个年级只需安排一名服务教师。“无人监考”的实施更进一步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意义深远,效果明显。

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在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的教育人生变得充实而富有诗意,充满了阳光和雨露。他们有了以下几大变化:一是“充电”成长意识增强;二是个人能力得以提升;三是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四是敬业精神与日俱增。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培育了幸福快乐的课堂,而且衍生出非常宝贵的校园文化。“求实创新、和谐进取”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她就像涓涓细流,悄然无声的滋养着学校的筋骨和灵魂,产生着巨大的驱动力。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断拾荒在新课改征途上的我们会更加从容、达观、自信,在改革中尝试,在尝试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以求索不止、延绵不尽的精神,用“更好”来描绘未来的教育时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