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对教学模式的真实看法
作者:王拥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251  更新时间:2013/11/14 9:54:19  文章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我对教学模式的真实看法

承留一中   王拥政

我校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课改试验已有数年,成果究竟如何,犹如雾里看花,众说纷纭。在各种公开的总结会和总结材料上,没有人愿意说真话,大家都是为了迎合上级的意图,讲一些好话大话客套话,应付完事。

我校是杜郎口教学模式课改的试点学校,本人也是此项课改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之一。近些年,我参与组织实施课改实验,做了大量工作,也写了不少的汇报总结材料,总的感觉是课改的确有一定效果,但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一句话,引进的东西,水土不服。尽管我们结合校情,对教学模式做了较大改动,但换汤不换药,改动不大。所以,效果不是太明显。

本人认为,承留一中是这种课改模式的先锋。我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我有确凿的事实依据。以英语学科为例,第一,七八年级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学生的合作水平、学习水平、还是考试成绩,均能取得优异成绩。第二,学生处于完全积极的状态。实施课改后,由于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大幅度提高。如果说我们课改后中招成绩不够突出的话,我想那只是我们的课堂改革没有改革彻底。

反思课堂改革,九年级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九年级的课堂还是应以“静”制“动”。杜郎口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动”,学生在“动”中培养个性,增长才干,这在理论上看似非常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时代新人,但是如果把“动”简单地当作一种形式上的作秀,那么对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极大的扭曲和损害。青少年不像老年人不喜欢“动”,因此全社会都在鼓励老年人多“动”,以利于长寿。而青少年天生就好“动”,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在他们成长求学期间,学校和老师应多多地引导他们求“静”,让他们懂得“宁静致远”的道理,一个有理想大志的年轻人必定有一颗宁静的心。诸葛亮不是说得很好嘛,静以修心!学生在台上既讲又演,热热闹闹,尽情展示才艺,老师在下面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老师和学生在课外都要做大量前期工作,老师上课看似非常轻松,只是个主导者,但“导演”的前期工夫要求却是相当高。学生是主角,围绕老师的导学案,要作大量的合作探究,还要锻炼自己“说”和“演”的工夫,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能力的确能比别的孩子好,也许这就是杜郎口教学模式诱人的亮点。但本人认为这种热热闹闹的课堂只能适用于部分文科(不含英语)而绝对不适用于理科,因为理科的特点要求学生需要冷静的思考和严密的思维,需要绝对安静的课堂。尤其是初中阶段,许多自然科学仅仅才入门,只要求掌握基础,不像大学那样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探究精神。

再次,学习杜郎口模式切忌钻入教条主义的怪圈。初一、初二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成绩,但初三教学有着其特殊性:初三教学主要是复习课教学,大量的课堂展示已经不太适合其教学。初三教学应该以培养综合技能为主,但我们还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口语技能。初三教学应该科学、合理、系统的复习综合知识,我们的教学模式还在让学生合作。学生缺乏必须的独立学习的技能。课堂教学容量不够,教学内容深度、广度、密度都不够。

综上所述,模式就是适合教学的一种形式。它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效果的最佳表现形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