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爱因斯坦所受的家庭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摘  点击数5151  更新时间:2016/12/2 15:01:40  文章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导读]爱因斯坦的父母亲通过对儿子的认真观察,深信爱因斯坦具有聪明才智。他们认为,儿子有可贵的好奇心,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并喜欢独自动脑筋思考问题,乐意个人动手做实验。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879年,爱因斯坦诞生在德国西南部古老的小城乌尔姆一个经营化学药品的犹太商人家里。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3年了,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爱说爱笑。他总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母亲看着他那聚精会神的憨样,开心地笑了,说道:“瞧你一本正经的模样,简直就像一个教授!嗨,我的小宝贝,你为什么不说话呀?”爱因斯坦动了动嘴唇,没有回答母亲的问话,但他那对亮晶晶的眼睛却扑闪扑闪地不断眨动着,显示出快乐的光芒,他的内心已经体会到音乐的优美流畅,但他却说不出口。

爱因斯坦的父亲经常带爱因斯坦去郊游,小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然而,他却不爱说话,不能用语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而比他小的妹妹却像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忘情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就这样,小爱因斯坦已经四五岁了还不大会说话,这时,父母有点儿着急了:“难道他是低能儿,是个傻子?”父母赶紧为他请来了医生,却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小爱因斯坦在常人眼里,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大会说,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总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觉得有些低能、傻气,大人们甚至怀疑他的智商是否有障碍。

但是,爱因斯坦的父母亲并没有因此就对儿子失去了信心,相反,通过对儿子的认真观察,他们深信爱因斯坦具有聪明才智。他们认为,儿子有可贵的好奇心,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并喜欢独自动脑筋思考问题,乐意个人动手做实验。

为了激发儿子的好奇心,父母给儿子买来玩具,他们觉得,玩具是引起孩子好奇心的最理想的东西。他们千方百计地满足儿子求知的欲望,鼓励他去探索神奇的奥秘和追求光辉的真理。有时候,父母亲看见儿子托着下巴认真地想问题,便启发他:“阿尔伯特,你想过没有,雨为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月亮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在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一天,爸爸送给他一件小玩具——罗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爱因斯坦为此心花怒放,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罗盘中间有一根指北针,尖端一头涂着红色,颤巍巍地抖动着,总是顽固而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想偷偷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怎样转来转去那根针就是不听指挥,红色的那端依然牢牢地指向北方。小爱因斯坦急了,猛的一转身子,从朝北转向朝南,心想:“这个指北针总该跟着我走了吧?”但是定睛一瞧,他不由大吃一惊:红色的一端依旧指着北方!“太奇怪了……”爱因斯坦不知所措地喃喃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想去向父亲询问,可灵机一动,他马上自己做出了解答:“对,这根针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所以它能永远保持一个方向。”于是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罗盘,想在指针周围找出那神秘的东西。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他什么也没找到。这个童年之谜就此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也许,爱因斯坦日后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其灵感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那谜一样的小玩具罗盘。

为了给儿子的生活带来乐趣,在爱因斯坦6岁那年,母亲开始教他拉小提琴。起初拉的是一只玩具小提琴,他7岁生日那天,母亲送给他一只真正的小提琴。爱因斯坦迷上了音乐,他开始认真学习小提琴。14岁那年,他登台进行了表演,由于母亲的教育,小提琴变成了爱因斯坦漫长生活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了。以后,每当工作疲倦的时候,他便拉起小提琴,小提琴奏出的优美音乐将他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使他内心保持着和谐与平静。

爱因斯坦虽然沉默寡言,但他却十分贪玩。很长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直到一年秋天的下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说:“昨天我碰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给你讲完了,你再去钓鱼,怎么样?”

爱因斯坦很不乐意地站住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囱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罢,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10岁那年,小爱因斯坦告别了小学,成了一名中学生。此时的德国军国主义思想如洪水猛兽般到处泛滥,到处横冲直撞。在学校里也不例外。那些老师像军人一样将希腊文、拉丁文一个劲儿地往学生头脑里塞,而学生的职责就是背、背,整天都是背。对这种学习方式,小爱因斯坦烦透了,有意无意间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了自学数学上,数学成了他中学时代最大的业余爱好。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个工程师,对数学也很喜欢,有一次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写了一些公式,并满脸神秘地对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两千多年以前的人就会证明了,你也来试一试。”12岁的爱因斯坦此时还不懂得什么叫几何,但他被这个定理迷住了,决心试一试。

他一连几个星期苦苦思索,寻找着证明的方法,到第三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时,竟然被他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动了。

爱因斯坦自幼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有一段时期,他对《大众物理科学丛书》这本通俗科学读物着了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时翻阅。正是这本书,不但使爱因斯坦破除了宗教权威的迷信,而且引导他立下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宏图大志。在少年爱因斯坦的身边,还总是带着一个小笔记本,那是为随时记下灵感的火花而用的。

爱因斯坦在数学王国里成绩卓著,而其他学科引不起小爱因斯坦的兴趣,成绩就很差,不少老师对他这种学习态度都很看不惯,并多次责备过他。一次,小爱因斯坦的父亲问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老师竟直言说道:“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这位老师对小爱因斯坦的成见非常深,认为他是一块朽木,已再无雕刻的价值,竟勒令他退学。但是,爱因斯坦的父母却充分理解孩子,他们认为,不能勉强孩子只用一种方法去学习,那样会束缚孩子的思想。为了消除儿子的忧虑,每逢爱因斯坦被老师批评或被其他同学歧视时,爱因斯坦的母亲便教他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以惊人的毅力,争分夺秒地学习着、探索着。终于在他26岁时,发表了著名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