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承留一中 >> 信息中心 >> 教育科研 >> 学习交流 >> 信息正文 今天是:
探究学习 激活课堂
作者:宋枫林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92    更新时间:2011/11/25    
        ★★★ 【字体:

探究学习  激活课堂

承留一中  宋枫林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能获得终身学习的技巧和能力。我多年从事历史教学,对探究学习略有研究,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历史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创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发挥各自的个性特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对探究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深化学生对主体的理解;要求学生对资料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得出结论。探究的结论要尽可能是开放的,以便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差,不配合教师完成探究学习的情况。因此,在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应做到:1、相信学生,激发潜能。初中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机械式”“一问一答所压抑。因此,在当今课堂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首先,课堂提问要有深度,具有思考性,创新性,摒弃口头禅式简单无效提问: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其次,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阅历和潜能,不要急于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要创造时机、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的建构的过程。再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做出别出心裁的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积极有效的评价,从而达到进一步激活学生智慧和思维的目的。总之,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才能获得充分释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2、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就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并向全体学生提出序列性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譬如我在处理世界近代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两重性的特点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的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接着问:这四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这个教学难点也被突破了。3、精心设计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如学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在指导学生阅读郑成功致荷兰殖民者招降书的史料后,要求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领土?,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合作讨论、探究,学生学习气氛活跃,积极回顾已学知识,还调动了课外知识,效果不错。4复现历史情境,有助于激发兴趣,形成动机。此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以《明朝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教师进课堂时就向学生展示一幅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随之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这幅图上的船是我国什么朝代的?这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听课也相当认真。再以《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准备好一段有关渡江战役的录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看看当年渡江战役时人民解放军的磅礴气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于是全班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到了屏幕上…… 之后,所进行的课堂提问正确率就很高。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是探究式学习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探究主题和内容的确定,对探究方式和探究过程的引导,直至探究结果的评价,都直接影响到探究式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时,要特别注意更多地运用间接的、不明确规定的指导方式,要求学生围绕问题的主题,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到:1、充分准备。学生知识面有限,而且差异性很大,如果缺乏预习准备工作,教师又未能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学生探究起来很棘手,或者探究起来没有深度广度,最终探究式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搜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既能努力自主阅读预习课本、并收集整理课外资料;又能通过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小品表演、参观访问等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2、把握探究过程。教师能否驾驭课堂,融入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是提高探究的关键。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有预见性,课前能预测出学生出现的情况并确定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使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保持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评价者是教师,学生是评价对象。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评价策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我认为评价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激励性。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一设想、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带有某些偶然因素,教师仍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予以表扬鼓励。2、期望性。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动力。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气馁迹象时,教师应该用热情言语、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以自信。 3、延迟性。当学生经过努力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教师为了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延迟对学生的结论做出评价,并进行恰当引导、点拨。

    我在探究学习的道路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总之,课改之路非常漫长,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不断进步。

信息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