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承留一中 >> 信息中心 >> 教育科研 >> 新课程改革 >> 信息正文 今天是:
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作者:李冬棉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283    更新时间:2012/4/20    
        ★★★ 【字体:

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承留一中  李冬棉

曾经很困惑那些演讲家,怎么就在短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场听众的情绪,让大家动容动情,内心激动不已。直到我亲身参与一次这样的大型演讲活动才明白其中奥秘。那是一次大型励志教育活动,主题是“感恩”。地点在学校操场,人员是全校师生和家长。当主持人带着磁性的声音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传入听众的耳膜,我们已经入了情境。在感恩师长环节,主持人让学生跪在父母身边,握着他们的手,再端详父母的头发、面容、触摸他们的掌心,然后让他们对父母说“我爱你,您辛苦了”。我看到不少学生和家长泪光闪闪。当我作为班主任的一员被主持人叫到台上,让学生一个个走到我面前或握手或拥抱同时说“老师,我爱你,您辛苦了”时,我也是心潮澎湃,情绪激动。有些家长到我面前时竟然是含着泪水,面对此情此景,就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打动。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体验,什么叫参与,只有身体动起来,各种器官开始工作,才真正算参与进来,也才真正会有体验。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强调要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学习,可是如果不能让学生动起来,又如何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很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设计

大家都有这个常识,不同的语文教师教同一篇课文,在教学重点上、方法设计上会大不一样。因为一篇文章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它本身就有学习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教师总是从自己的眼光来确定学习的目标,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很被动,他们不愿听、不愿思考、不愿回答问题就不奇怪了。因为我们认为值得学习的,学生不一定认为值得学习。如果我们只提出学习目标的大的方面,具体的让学生自己确定就大不一样了。如一篇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中心内容、结构、语言、表现方式等方面学习,至于掌握哪些字词,学习结构的那一点特色,品味哪些语言等,让学生自己确定,这样不仅做到了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而且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有话说有问题想有事做。在这样的说、想、实践中学生不知觉地就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理解力与表达力也一步步提高了。

二、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文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例子,它是为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服务的。那么选这一篇还是那一篇关系不是太大。这就使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成为可能。为什么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学习呢?一学期,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教材中喜欢的课文学习,或是自选课外教材学习;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学习的方面,不一定面面俱到。如有的课文只学词语运用,有是只学篇章结构的设计,有的只学语言的表现方式等。这样做,学生往往兴趣浓厚,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让学生参与学习方法的研究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这都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而且目前的课程改革也把“学会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为此,学法指导成为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语文教师除了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外,还应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学习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总结某一问题的学习方法,也可以经常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字词的识记,课文的背诵,文言文的学习、修辞方法的赏析、段落层次的划分、话题作文的思路等等。先让学生个人设计方法,然后去实践学习,最后小组交流,对比方法与效果,总结出可行的、有效的方法来。这种参与会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更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不做一味等待答案的奴隶

语文是关于一门语言的学习,它离不开理解与表达。而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必须靠亲自参与来实现的。如果总是一味地听别人说,看别人做,自己不实践,那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对自己学习不起丝毫作用。现实中,不少学生学语文就是如此。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总是习惯于坐在那儿等待老师讲,同学说,自己要么怕错要么懒于思考,不说不思不做。为此,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听讲时参与思考,跟着别人思路走;小组交流时积极发表自己见解,不冷眼旁观;质疑时大胆提问,勇于表述自己的看法;合作学习中负起责任,独立承担一定的任务……总之,不能让学生置身事外,应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一味等待标准答案。这样学习知识才能融会贯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它所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可估量的。但具体实践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不如学生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学生什么都自主了,老师干什么?等等。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应意识到,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我们得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有宏观调控课堂的能力;得有引导学生求同存异、抓重点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方法,肯定会出现偏颇,这又需我们科学地去引导。总之,只要我们本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做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勇于放手,大胆创新,并能实事求是,随机应变,一定能做得很有成效。

信息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