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校长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承留一中 >> 信息中心 >> 学校文化 >> 教师之家 >> 信息正文 今天是:
让我们幸福的耕耘在教育的田野里
作者:孙玉科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04    更新时间:2009/11/26    
        ★★★ 【字体:

让我们幸福的耕耘在教育的田野里

          承留一中     孙玉科

教师成长箴言: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自己,那么就有失败和困难在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的心里一直都对求实充满敬仰和神往之情,411号那天终于能够成行,心里感到很高兴。

礼堂里张校长做着报告,她说:教育是一种享受,一种自然的熏陶,教育是互动的,也是浪漫的,并且她自己就是一个很讲究生活情调的人,所以希望校园是个有人的灵魂的教育,要丰富而浓情、、、、、、我一边聆听,脑海里也浮现着张校长所讲的图景:那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圣殿。那里充满了阳光,阳光下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自己种植的果园里收获果实、、、

听着张校长朴实而真诚娓娓而来的话语,感受着她眼里从容愉悦,令人欣喜的教育原野,我仿佛真实的看到了那种:“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境。

回来几天了,我思虑翻腾,希望能直言无忌的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并且觉得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而幸福。

有句话我们都熟悉: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可历史必将由英雄来谱写。这话用在求实挺合适,令我高兴的是,经过李校长不断给我们描述愿景,坦陈肺腑,我觉得我们的李校长也是一位强烈的想要拿笔书写的人。所以就从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写起,关键词一——校长。

用我们语文学科的方式来分析一下张建平校长。从衣着来看,她很朴实,从走路的姿式来看,她没有架子,很平易;从言语来看,她非常真诚,待人非常热忱;从报告来随想,她很爱读书,很擅思,思想时刻保持着鲜活;从处事来看,她很通达。听完报告,看看求实,我越越来越深的感受到,张校长不愧是教师中的杰出者,是我们的典范。于是放肆的感慨道:大凡学校都可能有几位拿得出的荣誉教师,可真正的名校则往往是因为有一流的校长。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而幸福的家庭则何其相似,“求实”无疑是我们中间那幸福的一家。

关键词二:信任、尊重

求实手册里有这样一段话:马斯洛把人分为五个层次,第四层次是被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令每个老师感到他被尊重,这种心态波及到工作中去,因为你把他当作一个不需要制度约束的君子来看待,也许他本身就是君子,所以他会更君子,也许他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但他会自己君子努力,天长日久,他就真正的拥有了君子的风范。

无独有偶,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半年后这些士兵变化很大,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标签”效应。

作为教师,虽然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不足,但我还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懂得轻重取舍。看看我们学校,无论年老还是年轻,都对教育拥有过或还在拥有着梦想和希冀,重要的是我们虽然可能称不上真正的热爱,但我们任何人都绝对保持着对教育的忠心,愿意干好工作。我以为,这是我们学校腾飞的基石。我们学校的教师也完全有能力向“自我需要”的方向出发。

我还必须坦率的承认经历这件或那件事之后我曾告诫自己:不要去考虑吧,有领导呢,你自己只是神经末梢,只有疼的时候吆喝两嗓的反射效应,而不具备反映的基因。这样消极的思想在工作中是多么可怕。可是凡事循其根本才更有意义,有两段话我一直印像深刻:

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聚集地,因为精神世界充实而富有价值,教师的价值在学校中就是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现代化的统计方式——过度的量化几乎使学校与教师的特有价值受到打击,尽管谁都知道精神难以度量,但数字已统绐了这个世界,学校也在其“魔掌”之下。

我比较厌烦量化,一直认为所谓量化其实是工业标准化时代的产物,我们的教育理应超越这个时代。

下面一段话比较刻薄,不过它选自《名校长箴言录》,希望开卷有益。

我们的校长可能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管理者允许教师参与吗?我们的制度教师认同吗?我们的思考教师理解吗?当把这些问题都纳适入思考范畴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管理难以到位并不是由于教师的懈怠,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我们管理者自身人生态度的定位错误。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常常把自己看成了是凌驾在教师之上的“领导者”。

强调一点,我丝毫没有对领导的不敬,只是想揭示一个问题,制度是管理的基础,而人本管理是管理的灵魂。求实的老师好像说的更直接:为什么来求实,我们已经厌倦了排名,是冲着人性的大旗而来。我想:如果能够有相互之间真正的尊重和信任,挖掘每个同志的潜能,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关键词三:热爱、快乐

李镇西有两句话,我曾引以为勉:

我不止一次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

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述出来。

我曾经也拥有热爱教育的细胞吧?我自问过,可我又仿佛能感到身心滑向“惯性”的边缘,其显著特点是:机械运动。

孔子说:生命,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对苦乐之觉——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中,自我时而感觉痛苦,时而感觉快乐。按孔子的讲法,人生也便如此,可是听求实中学班主任的发言你能非常鲜亮直接的感受他们内心对工作的热爱,他们在享受着幸福,徜徉在快乐之中。如果说教学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改变我们的心态,像求实一样抛弃一些传统教学的终极追求让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经历,体验,探索,感悟,思考,享受幸神福。

让我来分析的话,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分数教学,即使在我们这样的小地方,也已经处在了他的巅锋时刻,是思变的时候了。从另外的角度看,凡事欲速则不达,极力追求的东西也许我们能够让它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永远不会有飞跃。我想说:我们已经拥有了摒弃单纯追求逻辑智慧的时机,欠的只是一道“圣谕”。

对教育的爱归根结谛是对学生的爱。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原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有熟人来看望他的母亲,这人说: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自豪吧!可杜鲁门的母亲却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个儿子,同样让我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这位母亲值得敬重,真正的热爱应该用同一的心态面对差异,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获得最真的快乐。

关键词四:读书习惯 反思

有一段话是讲读书的,我忍不住想告诉大家:

阅读,是灵魂的晤对。每一次在书扉间的巡行总是一次痴执而虔诚的心的招魂——多少高尚的灵魂从遥远的时空隐然而聚,倏然而逝。我的心因之而激越,颤栗,因之而丰盈、细腻、、、阅读,是精神的创拓。

俗语说的好: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我还是喜欢读书的,有一段时间思想颓废,没怎么读,真是感到有种鳞枯神索的味道 。

书要读,习惯更要好。有本古文,我读了三遍,还是有一堆障碍没有彻底解决。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老师读书有专门的生字记录,有空可以随时拿出来温习,这方法好。

读了书,你会有写的欲望,我坚持有一个学期,通过写和学生交流,不过当时感觉不好,就停下了,现在想来,是因为方式方法尚不妥,但写出来让人有一种思想明朗,舒畅的感觉。经常写些什么能涵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性情,如果能将写变成一种生命冲动,生命现象那将是最高境界。据说孔子逝前还作歌道:泰山坏乎,梁木摧乎,哲人萎乎、、、然后溘然长逝;屈原是写完最后一首诗后才跳水;陆游临终前写了一首《示儿》;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的《梅岭三章》显然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炫耀才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无数的理由应当多读多写。                                  

  基于自己的感受,我认为求实最具特色的文化即“读书文化”。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他肯定是有内涵的老师,他会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土壤,教育之树才能常青,只要根扎好了,每一个分支都会枝繁叶茂。一个学校如果形成了人人爱读书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学校一定是一个快乐的精神家园。

听了张校长的介绍,看了办公室的制度,感觉到他的读书既要求严格,自觉自律,又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老师读什么书,学生读什么书,每周读多少都要求严格,读书超市,读书节的开展更是让人叫绝,一举几得。

我坏习惯不少,最主要的是拖拉。现在找了条古训为自己加油:缓事宜急办,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在求实,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一件大事,要求细致严格,又不失科学,张弛有度。

让我们用读书,反思来改变我们的人生习惯。用张校长的话讲:一个教师书读多了,想不进步都难。

关键词五:活动 合作

求实的校园里有人卡拉OK,有人街舞,有人下棋,有人打球、、、、丰富极了,看到这些我不断在询问,一个人怎能没有自己的爱好,怎么可能?有益的热爱将伴随孩子的一生,那会是他们未来的方向或是生命的润滑站。我一直希望提倡以兴趣为引,以活动为皮,以互动为肉,以知识为核,说实话,站在求实的校园仿佛满眼是清爽的甘霖,感慨不由自主而生“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们耕种在自家的田地里,每一畦每一垄是我们相互间有形的标志,实际上我们相互间却都有一道无形的精神壁垒,这种壁垒有人性上的,也有制度上的。看看求实的合作,我的感觉是他们兼容并蓄,各展所长,每个个体都卓然不群,而又相互掩映交辉。

求实一趟,给我很大的精神冲击,不过回过神来,审视我们的校园,南山为屏,三湖为池,两河为带,一群刚立风华的教师闪烁其间,也同样有着不俗的明星气象。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信息录入:jyclyz    责任编辑:jyclyz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